如何补齐青岛会展业短板

  ■沈俊霖

一方面是展馆利用率在提升,各类会展接踵而至,另一方面是与之配套的大型会议中心等在空间和布局上仍不能满足需求。如何补齐青岛会展业的短板,是当下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大型会议中心“缺位”

“会展产业包括会议产业和展览产业,但目前青岛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大型会议中心。”《会议》杂志总编辑王青道说,专业会议中心是城市吸引重要国际国内会议、传播城市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舞台。

笔者发现,在一份名为“2011年中国城市国际会议举办数量排名”的榜单上,杭州、成都、深圳、南京等副省级城市赫然在列,青岛没有上榜。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主任鞠正球表示:“从会展中心的结构布局来看,目前还是传统的多层结构,受楼板承重有限且不便于大型车辆进出限制,我们无法承接重型设备展会。另外,展馆功能有待扩展,目前尚不能提供配套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会议展览必备和延伸功能,使得与会客户、观众参会参展成本大增,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竞争力。”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遭遇的“尴尬”,只是青岛会展业的一个缩影。

“经过多年发展,青岛会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青岛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整体实力还不相匹配,尤其是会议产业规模偏小,缺乏本土会议品牌,会议产业在同类城市中竞争力有待继续提升。”青岛市会展办主任张世斌坦言。

有分析人士认为,青岛会展业发展需要从战略高度破题,需要设定总体思路与规划,旅游业、展览业有效联动,打造有影响力的自主会议品牌项目,出台相关产业激励政策等,继续加大对产业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整体宣传推广。

产业配套水平亟待提升

走在“十字路口”的青岛会展业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将“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相结合,由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

“近期,成都、深圳等城市都加大了对会展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国内会展业竞争正不断加剧,青岛将直面同类城市的挑战。”鞠正球说,根据业内普遍的测算,会展业1元钱的收入会拉动相关产业9元钱的收入,而政府每投入1元钱,就有可能换来城市经济增长最高数十元钱的回报。

王青道表示,应尽快编制适合城市实际、且适度超前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专业会议、会展中心硬件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形成青岛独具特色的会展形象,以增强在业界的竞争力与号召力。

博鳌亚洲论坛高级执行总监姚望表示,除了硬件外,青岛会展业更应加强软件建设,产业的配套尤为重要,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产业链条要及时跟进,形成协同效应,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放大会展业在拉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

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认为,青岛会展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

山东展协,山东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