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期待政府管到点子上

 

2012年06月08日 14:18  经济导报
 
 
◆导报记者 吕文 济南报道
 
“据我了解,我省有些地方的展会由于政府‘插手’,最后搞得半死不活甚至被迫停办,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真该好好厘清一下了。”日前,经济导报记者在山东省会展业协会采访时,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燕飞不无忧虑地说。
 
4日,本报曾以《山东会展业亟须“冷思考”》为题,报道了我省会展业由于缺乏统一的省级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和规划,导致展馆盲目建设、展会频频“撞车”等现象。稿件见报后,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希望政府部门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也应当遵循会展行业的市场化运营规律,避免“乱插手”。
 
对此,燕飞认为,加强政策引导和强调会展的市场化运营规律之间并不矛盾,关键是政府要“管到点子上”,要理顺体制,进行科学化管理,才能促进我省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插手”藏隐忧
 
“受现有体制制约和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我省会展业仍旧存在诸多非市场化运营的理念,如功利思想严重,急于求成,行政干预严重,重引进、轻培育等,但往往事与愿违。”燕飞举例说,某市为引进全国食品博览会,不顾当地会展企业自主培育的同类型展会已连续举办3年正日趋成熟的客观现实,强行将其停办1年,导致该展会复办后规模大幅下降,出现亏损,最终被迫停办。
 
再如,某市的经贸洽谈会已培育举办了10多届,期间虽在专业化、市场化运营上做出过一定的努力,但由于求大求全,只注重整体形象而忽略专业展出效果,将诸多互不相关的行业企业捏在一起,形成“杂会”,展会实际效果较差,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该展会至今仍靠政府输血和行政组织运营。
 
另据了解,除以上政府“乱插手”现象,我省会展业内片面强调依托政府支持、借助行政资源促发展等倾向也很明显。比如,今年我省以省政府名义主办的36项论坛、展会、节庆活动中 ,会展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展会项目仅有5个,占总数的13.9% 。而广东省去年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项目25个,基本为专业展览公司举办,政府参与很少。
 
燕飞认为,政府的强势介入,虽然是其重视会展经济发展意识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也遏制了会展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成为会展企业不靠自身服务与创意发展和壮大项目,而靠拼政府主办的层次、靠拼使用行政资源多少来谋求项目发展的“推手”。
 
此外,政府的参与还会增加国家公职人员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的空间和风险。
 
“该出手时才出手”
 
尽管如此,燕飞表示,从国内外先进经验来看,健康的会展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撒手不管。相反,在营造健康、完善的会展大环境等方面,政府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必须理顺体制,进行科学化管理。
 
“政府应当‘该出手时才出手’。特别是在会展业的起步阶段,为使会展经济缩短‘爬坡期’,政府一些‘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做法也 是可以理解的。”燕飞说,然而市场化终究是会展经济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从长远来看,会展业的发展必须推向市场,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推动。
 
燕飞建议,强化会展业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可以更灵活地调配各种会展资源,使会展的内容和方式更符合市场变化和需求;市场化运作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旅游会展系主任徐艳芳也持相似观点。她认为,要对会展业进行科学管理,政府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有关部门需要制定一系列体制机制考核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建立公平竞争和评估机制,防止同类展会相互重叠和冲突,防止骗展蹭展,查处虚假评估、虚假广告、商业欺诈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规范会展市场秩序。
 
“在会展软环境建设优化之后,政府不应当过多干预市场运作 ,而应当放手让企业在市场上找办法、寻出路、求发展 。”徐艳芳说。
 
她同时提及,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更多地是通过非政府性质的行业管理协会来实现的。会展业协会作为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民间组织,既是会展行业的代言人,也是贯彻政府意图、执行政府政策的助手,发挥着纽带作用、组合功能和集聚效应,因此我省还应充分释放会展业协会的作用。
 
 

 

山东展协,山东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