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年会:春节文化复兴的山东样本

□刘 英 整理

2月7日,春节文化建设座谈会在枣庄台儿庄举行,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春节文化调研组以及山东民俗与旅游界专家,在总结“好客山东贺年会”弘扬春节文化、发展春节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基础上,研究春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全国春节新文化建设。  

创新源自

草根与高雅共融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方宁

文化发展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些文化传承下去,一些文化消失,另外一些新文化产生。留一部分文化,消亡一部分,再创新一部分,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在文化建设当中,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完全不要我们的传统。

一些作曲家,他去采集民间一些曲调元素。这些曲调本身就有一番意韵,经过作曲家的一番改造提炼,元素保留以后意境更美。诗词也是如此,比如汉乐府《木兰辞》起初是老百姓口口相传,但是中间经过了文人加工,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加工后的效果非常好。像这类结合,稍微提炼一下,草根的和高雅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我们文化艺术的提升,同时也对我们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思路。

山东在春节文化的建设方面确实进行了积极的主动的探索。第一有思路,第二有措施,第三有成效,第四有经验。春节文化这件事政府不能包揽一切,不能代替老百姓过节。但是政府也不能不参与,不能完全认为是民间的事。政府和百姓都是这个社会的共同组成部分,无非有一个结合的点,结合的部位问题。山东这方面进行了非常好的探索,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在文化方面会走出有益的探索。

发展民俗文化

恢复每个人的文化尊严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铁梁

春节的主人是谁?是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所有父老乡亲。让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春节的主人,这是春节文化建设最根本的。

民俗文化是跟着人走的文化。一个木匠的技艺是跟着这个木匠走的,木匠到了哪里技艺就到了哪里。对于文化遗产的主人,也就是所谓民俗文化主体的忽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难题。我们不可能把某些民俗文化设在博物馆里,就如同把很多人存在博物馆里一样。那些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这样做的,有一些文物是移动的,是可以放在博物馆里的。民俗文化是随着我们生活不断变化的。怎么能够和那些文化遗产相提并论呢?

去年,我被邀请参加了《文化遗产在中国》的课题,中西方学者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意见:目前文化遗产在中国,特别是非物质遗产在中国出现了一个主体不明的问题,主体没有发言权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自下而上的文化建设,自下而上的文化塑造很重要。我还参加了一个“三农”问题的论坛,提出来要进行“村庄记忆”。村庄没了,村庄的记忆也要消失。因此将来关心的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政治上关心农民,还要从文化上关心农民。当农民文化没有自尊的时候,我们的农民是没有发言权的,我们的村落都没了,我们的村落历史也被忽略了,我们的农民能站起来吗?我在“三农”论坛上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所以我们民俗文化根本上说是恢复我们每个人的文化尊严问题,文化自尊问题。因此我建议,春节文化的讨论要更加深入的时候,就应该是专家和学者更深入地走向民间的时候。

还节于民需要

政府顺水推舟

●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 张士闪

我常听到的两句话就是:现在天天像过年,年味越来越谈。这两句话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纠结心态,:对春节依然有着非常深切的期待,说它淡,是它离群众的期望值还有相当的距离。我去年做的一份问卷中,人们对春节期望最高,同时也是失望最大。年节形式碎片化、年节内容空壳化、年节机制动力不足、年节精神内涵神圣不足等现象值得关注。

我去台湾考察了三次,那里的春节也已经很淡,几乎不过了,他们最重视的节日是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要过一个月。一个现代化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的过程,春节的难题或困境,是两岸共同面临的。

那么,谁来关心春节?谁来操持这样一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大事?政府、学者和民间,应该是各有各的职责。汇集民众以春节为平台,我们还能做什么?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启动和奖励的机制,很多时候需要一种氛围营造,也许就是一句口号的力量,就像《常回家看看》一样的号召力量。比如在春节期间,运动场馆、博物馆能够对民众开放,只要民众预约来表演,这些场馆就可以提供水、电、安全等保障。甚至我还乐观地想,在传统节日有了法定假期之后,能否再多走一步?以市区为单位,允许试行弹性增量放假制度。因为有的地方注重大年初五一定要过,正月十五一定要过。但是十五没有假期,经常会很纠结。就像我们国家多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政策一样,我们大江南北差异有时更大。政府要做的这些事,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春节文化建设,不仅人“还节于民”,而且需要政府“顺水推舟”。还节于民就是制订假期,给老百姓放假,给老百姓解决交通上“回家难”的问题,顺水推舟则是一个更细致、更重要、难度也更大的工作。如何根据各地不同的节俗、年俗,来巧妙地顺水推舟,激发民间自身的活力,这可能是下一步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这种意义上讲,“好客山东贺年会”也是顺水推舟,最终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民众借助这个平台,恢复过传统春节的一种动力、活力、生态。当什么时候民众自发的创造,开始自觉遵循各种年俗的时候,才是政府“在丛中笑”的时候。

年味儿和消费的融合之道

●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 陈国忠

春节是文化和精神消费的一个集中期。这几年推出的好客山东贺年会精神文化产品当中,很多是引导社会向一种健康、合理科学的消费和引导围绕着齐鲁文化所形成的和谐、与人为善等文化理念而开展的活动。这是贺年会营造年味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因为大家都感觉到年味淡了,就是文化精神的消费难以得到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找到真正的年味?首先是在工业化社会这一新社会状态下,如何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把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让它进一步的活化、传承和创新,这才是真正的年味。我们常说,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春节经济是最好的一个融合渠道。

年味浓消费才旺,消费旺才能反过来营造更加浓郁的年味。实际上这两句话,就是好客山东贺年会,所确立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融合年味和消费。比如说没有年画、春联消费,那么年画和春联可能最后进了博物馆,因为它失去了它具体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只有它每一年有大量的对这种文化的消费,这种文化遗产才得以大量的保留下来。  

春节文化本身是由春节形成大规模的人流、金融流、物质流、信息流、艺术流以及人们之间大量的交往。这种交往带有礼仪的性质,含有很强的物质成分。如果我们不提倡、不传承和创新大量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需求就很难产生大规模的消费。

好客山东贺年会提出和创意的五大产品——贺年福、贺年礼、贺年游、贺年乐、贺年宴,实际上就是按照春节礼仪文化当中的主体构成,来相应的谋划的五大产品体系,是满足人民春节精神和物质文化消费需求而提出来的,事实证明,今年春节文化的消费,在山东所形成的巨大的影响力和对消费的拉动力,已经显现出这种文化与经济融合,强大的生命力和动力。

明年起,

贺年会将注重产业化

●山东省旅游局局长 于冲

贺年会办了3年,侧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也适当地兼顾发展文化产业。舒乙等几位专家给国务院写的报告中,给春节的定位,是像家庭团聚、辞旧迎新、全民狂欢这样的定位。我们前几年做的工作,更侧重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文化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这样一个制度的角度来主导,而没有下更大的气力来研究怎么样发展春节文化产业的问题。今后我们要思考,在明年贺年会当中,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公益性文化的同时,怎么来下气力培养春节文化产业。

这思考源自这届贺年会的启发。山东原来推圣诞节的主体是谁呢?是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他们每年花几十万块钱来打造圣诞节氛围吸引消费者。第一次搞贺年会,这些酒店还没有回过神来。去年贺年会的时候,他们就在考虑怎么把圣诞节装饰品容纳到贺年会中去,酒店很明白,贺年会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而圣诞节假期只有3天时间,不如把主要的资金用到贺年会上。现在看西方的圣诞节除了宗教的力量给予了大力宣传之外,它很重要的一条路子,就是走了一条市场化之路。据专家统计,西方国家的商业40%的营业额是在圣诞节这期间实现的。也就是说他们围绕着圣诞节培育出了一批品牌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

而我们的春节用品,都是产自小作坊,对联之类,还没有一个品牌的大企业来做春节文化产品。

山东下一步在政府主导的着力点上,一手抓公益性的,一手更加重视春节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春节的文化产品来研究。比如说到底在现代社会我们春节文化的符号哪一些可以标准化的,可以大规模产业化的,像圣诞的礼品一样。现在山东有生产蜡烛的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蜡烛企业,它主要是生产圣诞节和万圣节蜡烛制品。另外,山东有好多玩具工厂,也是为重大节日服务的。我们想从设计春节和贺年会具有典型文化符号的、文化元素的这些产品开始,然后选择一部分大的企业,从年初就开始研究。

现在贺年会的标识物——福福、乐乐,贺年会的一些窗花等产品,都是分散去做,大家花钱多,而且标准也不高,没有形成产业化。下一步可以确定一批产品,包括演出的产品,贺年宴、贺年礼的产品,研究一种机制或者一种政策,让我们的厂家,让我们的企业来关注,来生产,来制造高水平的春节文化产品。

山东展协,山东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