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发布

         1月14日,在第六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发布《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中国展览业的宏观发展态势、中国展览业市场运行特征两个层面,回顾和评价了2009年中国展览业的基本状况,对2010年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报告认为,2009年中国展览业的宏观发展态势呈现七大特征:

        一、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会展业支持力度。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关于大力促进会展消费的讲话,进一步提升了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此后,商务部下发《关于抓好2009年商贸会展促进消费有关工作的意见》,从纺织、食品、医药等行业中选择26个大型展览会作为引导支持项目,并且要求各地进一步发挥会展活动在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与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相呼应,北京、广州、长沙、厦门等各级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

        第二,虽然经济危机对全球会展业的影响仍在持续,但是对中国展览业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第三,与“外贸下滑、内需增长”的经济态势相对应,终端消费类展览会增长明显。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消费类展览会异常活跃。

        第四,京沪穗三大巨头市场中,上海在展览会数量和客户评价方面均占明显优势。

        第五,各地场馆建设继续升温,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2009年,在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保8”增长目标的推动下,掀起了第二轮场馆建设热潮。据课题组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重庆、沈阳、福州、洛阳、武汉等城市均新建和扩建场馆,且场馆规模和投资金额巨大。

        第六,业内活动持续活跃,品牌化态势逐步形成。第五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第四届中国会展教育论坛、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第三届中欧会展经济国际合作发展论坛等业内活动在年内顺利召开。这些活动都已经连续举办多届,并具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活动规模和层次都有所提升。

        第七,国际合作有序进行,合作层次和范围有所拓宽。较之以往,2009年的合作主要发生在政府层面而非市场层面,合作层次和范围有所扩宽。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国展览市场的运行特征,报告课题组在2005-2008年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对京、沪、穗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市场进行调研。2009年京、沪、穗展览市场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展览会总量小幅下降,京、沪、穗三地数量差距缩小。

        第二,排名前十位的展览会类型相对稳定,但结构有所变化。2009年,与新能源和环保相关的展览会在京沪穗三地的排名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在提振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指引下,终端消费类展览会成为2009年的热点;在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产业升级带动下,机械/工业/加工类展览会仍然保持活跃。此外,由于产业结构、城市定位等因素的不同,三个城市的展览会结构和热点有一定差异。

        第三,各地办展环境得到了参展商和观众的较高评价,但是展馆软硬件设施尚需进一步改善。

        第四,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对展览市场的总体评价有所提升,上海继续领先。

        第五,参展商的业务预期以及继续参展的意向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参展商支出总额保持在较低水平,支出结构有所变化。

        报告预测了2010年中国展览业的前景,认为会展业有望继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扶持优先,兼顾规范”将成为政策主基调;其次,全球经济有望好转,中国会展业有望率先走出低谷;第三,会展教育培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会展人才缺乏状况得到缓解;第四,随着越来越多新展馆的落成,解决展馆的闲置浪费问题将成为焦点。

        报告还认为,即将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会展业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中国会展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管理制度变革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将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从2004年开始,中国贸促会每年都组织会展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调研,编辑出版《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并从2005年开始,通过中、英文两种语言出版发行。《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目前已经成为记录中国会展业发展历程和国内外会展同仁了解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编辑:总会办公室新闻处 袁颖薇

山东展协,山东会展